六年级知识清单(6)
一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近义词:
危害——损害 削弱——减弱 稳定——稳固 单调——单一
依附——附着 性能——功能 干涸——干枯 柔和——温和
乞求——恳求 抉择——选择 争辩——争论 告诫——劝诫
剧烈——激烈、猛烈 沮丧——懊丧 诱惑——引诱 熟练——娴熟 小心翼翼——谨小慎微
反义词:
削弱——增强、加强 柔和——强烈 稳定——波动、动荡 分散——聚集
简单——复杂 举起——放下 皎洁——暗淡 熟练——生疏
沮丧——得意 争辩——沉默 诱惑——劝阻 筋疲力尽——精力充沛
小心翼翼——粗心大意
二、破折号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( )
A.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——伟大的中国!
B.只有两条板凳——其实,即使有更多的板凳,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30个人吃粥。
C.水生拍打着水,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——是一盒用精致盒纸装着的饼干。
D.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,可是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——一点光,一点热。
答案:B。【答案解析】
这是国家考试命题中心样题中的一个标点题,考查的是破折号的用法.
ACD项都是解释,说明,而B项是递进用法.
三、百科、文学知识
苏门四学士是指哪四位?请分别写出(A)(B)(C)(D)
答案:A.黄庭坚 B.秦观 C.晁补之 D.张耒。【答案解析】
《宋史·文苑(六)黄庭坚传》记载:“黄庭坚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俱游苏轼门,天下称为四学士。”
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,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。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。他说:“如黄庭坚鲁直、晁补之无咎、秦观太虚、张耒文潜之流,皆世未之知,而轼独先知。”(《答李昭玘书》)由于苏轼的推誉,四人很快名满天下。
《水浒传》中有一个人物,原来是个“浮浪破落户子弟”,只因踢得一脚好球,受到皇帝的赏识,没到半年时间,直抬举他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,他把持朝政、无恶不作,这个人是( )。
答案:高俅。
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四君子?
A.梅 B.兰 C.竹 D.松
答案:D。【答案解析】
花中四君子,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、兰、竹、菊。
【梅】迎寒而开,美丽绝俗,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,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。
【兰】一则花朵色淡香清,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,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。
【竹】也经冬不凋,且自成美景,它刚直、谦逊,不亢不卑,潇洒处世,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。
【菊】它不仅清丽淡雅、芳香袭人,还艳于百花凋后,不与群芳争列,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、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。
四、成语积累
韦编三绝
wéi biān sān jué,韦: 熟牛皮;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孔子为读《周易》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。比喻读书勤奋。
成语故事
孔子名叫孔丘,是鲁国陬邑(今山东曲阜东南)人。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。孔子三 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,他母只好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,把他抚养成人。据说他从小很爱学 礼节,没有事儿,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,去学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。
孔子年轻时候,读书很用功。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,对古礼特别熟 悉。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"六艺",也就是礼节、音乐、射箭、驾车、书写、计算,他都比较 精通。他办事认真。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,物资从来没有缺少;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,牛羊就繁殖得很多。没到三十岁,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。
孔子韦编三绝公元前 500 年,齐国的齐景公想拉拢邻国鲁国和中原诸侯,把齐桓公当年的事业重新干一下,就写信给鲁定公,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地方开个会。那时候,诸侯开 会,都得有个大臣当助手,称作"相礼"。鲁定公决定让鲁国的司寇孔子担任这件事。
孔子到齐国后,跟齐景公谈了他的政治主张。齐景公待他很客气,想把孔子留下来。但 是相国晏婴认为孔子的主张不切实际,结果齐景公没用他。
但是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,劝齐景公给鲁定公送一班女乐 去。齐景公挑选了八十名歌女送到鲁国去。鲁定公接受了这班女乐,天天吃喝玩乐,不管国 家政事。孔子对这件事感到很失望。孔子的学生说:"鲁君不办正事,咱们走吧!"
打那以后,孔子离开鲁国,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,他先后到过卫国、曹国、宋国、郑 国、陈国、蔡国、楚国。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,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 度的政治主张。可是,那个时候,大国都忙于争霸的战争,小国都面临着被并吞的危险,整 个社会正在发生变革。这些国家的国君没有一个采纳了孔子宣传的政治主张。
最后,孔子回到鲁国,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上。孔子在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,像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等,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《春秋》 加以删改,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。在认识论和教育方面,它注重"学"与"思"的结合,提出了"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"和"温故而知新"等主张。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,门下弟子有上千人。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了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,影响极大。
孔子的学习精神非常好。相传,在他晚年攻读《周易》的时候,曾翻来覆去地读,竟使 编联《周易》的绳子断了好几次。根据孔子苦读《周易》的故事,后人引申出"韦编三绝"这 句成语。形容勤奋读书。
入木三分
rù mù sān fēn,汉语成语;释义: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,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、透彻。出处:张怀瓘的《书断·王羲之》。故事的主人公是王羲之。
不忍卒读
bù rěn zú dú,意思是不忍心读完,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。卒:尽,完。不忍心读完。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。
侧目而视
cè mù ér shì,意思是斜着眼睛看人,不敢正视。现也用形容敢怒
不敢言的样子。常误解为"目光轻蔑地看"或误解为"尊敬"。含贬义,形容愤怒、不满或畏惧 的样子。
惨淡经营
cǎn dàn jīng yíng 惨淡:苦费心思;经营:筹划。原指动笔之前的精心构思,现形容苦心筹划,营谋某事。(不用于经营不善)。